从 Adobe 收购 Figma 的背后看设计协同
这期的话题本来已经写得差不多了,但突然看到了 Adobe 斥巨资收购 Figma 的消息,事儿很突然,但也确实不太意外。这几年在集团内部做设计协同类的产品,和 Adobe 也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交道,看到这个这个消息还是有些感触。所以临时改变主意,和大家和聊聊关于设计协同的一些想法。
如果干不掉 Figma,那不如干脆买下它吧
Adobe 历史上收购过很多产品,上一宗大家比较熟悉的 case 就是在 2005 年以 35 亿美元收购了当年火极一时的 Macromedia,这里面有很多我们熟悉的软件,比如网页三剑客 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只不过很可惜,在被 Adobe 收购后这些产品最后也都陆续被关停掉了。
这次 200 亿美元(现金+股票)收购 Figma 的消息公布后,市场出现了非常强烈的反应。Adobe 股票立马就暴跌了 16 个多点,差不多蒸发了 1 个半 Figma,这也是 Adobe 近十多年在股市上最惨烈的一天。
按照 Adobe 新闻稿的披露,Figma 的 2022 年的ARR(年度经常性收入)预估为 4 亿美元,只占 Adobe ARR(140 亿美元)2.8%,而 Adobe 为此次收购却所付出了相当于其市值约 10% 的费用。显然 Adobe 的决策层是非常看重它的,又或者说是已经被完全的逼急了。
按照 Adobe 9 月公布的财报来看,目前公司所持有的现金也就差不多 60 亿美元。想要在 2023 年完成整体的收购,看样子 Adobe 后续得要得要做不少动作去找钱了。
在与 Adobe 的合作中所感受到的
2019 年初,因为设计中台的业务我们开始和 Adobe 有了一些沟通并尝试一些合作。当时的 Adobe 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望借 XD 的免费和多平台与各大专业群体合作,来抢回一些被 Sketch 占领的市场,特别是它们这么多年心心念念但又久攻不下的中国市场。
也是在这一年,陪同老板去一趟美国参加 Adobe MAX 设计大会,拜访了一些 Adobe 的高层的同时也和 Adobe 的很多软件团队做了一些沟通,寻找合作的机会。
整个行程下来,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这家公司当时最关注的还是软件的自身能力,协同并非重点。要做协同那也只是 Adobe 全家桶软件之间的协同。比如如何让 Substance 生成的 3D 模型快速导入到 AI 中继续工作。
但设计协同究竟是设计师与设计师的协同,还是设计师与上下游角色的协同?很快 Figma 就和 Sketch 一起给了 Adobe 一个答案。
这个时候的 Figma 刚刚发布了社区功能,内容的丰富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工程师群体进一步开始看到更多的优秀案例和可能性,从而开始进一步尝试。而此时的 Adobe,还在拼命的投入资源推广 XD 与 Sketch 抢占市场。
而作为一个典型的 B 端大客户,此时的阿里还处于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况。体验设计师使用 Sketch,产品经理使用 Axure,创意设计师还是深度依赖 Adobe 家族产品。虽然也有一些团队想要尝试,但由于公司对数据安全的高度要求,短时间基本上没有任何可行性。
所以设计中台这个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通过自建产品能力来衔接不同工具为不同角色提供设计协同上的支持。与 Adobe 的合作则因为“绕不开”的 XD 难有比较显著的进展。
从 PhotoShop 到 Sketch,再从 Sketch 到 Figma,表面上看是设计群体生产工具的迁移,但究其根本其实是背后需求和环境的变化。
早期平面时代 Adobe 以其强大的专业工具能力统治这个市场十多年,但同时也变得越来越臃肿、难用。Sketch 的兴起是源于数字产品 UI 设计需求的爆发,也是广大用户群体诟病多年的“反抗”。
一个新兴产品的快速崛起背后大多数时候都伴随着一个老牌产品在这个专业领域的失势。Adobe 关停 Fireworks 后,Adobe 在产品 UI 设计领域并没有太好的应对产品。PhotoShop 用起来不顺手,XD 的进展又太慢,等到发布的时候这个市场基本上已被 Sketch 给占据。
而也就是这个时候,我们身边的环境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疫情对远程办公的影响、业务竞争对迭产品迭代速度的诉求、经济环境对效率的诉求,都让「协同」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协同,Sketch 和 Figma 显然有着不同的想法。Sketch 关注的设计师之间的协同,其他的相关角色的需求不是其重点关注的方向。于是这里就留出了一片空间,出现了类似 inVision、蓝湖之类的产品辅助 Sketch 来衔接其他的角色和场景。不过国内的场景比较特殊,由于多方面原因这类产品很难真正的打入那些大型互联网公司,同时也催生了大厂的自研而走出了另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
回头再看 Figma,从一开始就认定协作是面向产品研发链路上的所有相关角色,而并非仅仅是设计师。加上近些年浏览器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专业工具对「客户端」的依赖,使其在当下背景下会更好的贴合「协作」需求。赢得用户和资本市场的青睐。
从 2021 年 100 亿美金的估值,再到今天 200 亿美元被收购。Adobe 一定不是想不清楚,而是等不及了,担心它继续发展下去。还没赶上 Sketch 却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干不掉对手,那就干脆买下它吧。
国内“figma”的另一番景象
相较于海外市场,国内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这里我们把设计协同平台(如 inVision、蓝湖)和在线协同设计工具(Figma)放一起,姑且统称设计协同。
我们先来看看这几年国内的环境发生的一些变化:
- 19 年至今的疫情,催化了协同办公的加速发展,远程办公已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 经济环境的持续影响,各大企业开始缩减开支,降本提效成为企业发展重要战略之一;
- 中美局势和 Figma 大疆事件加速了国家对软件自主的要求,信创成为国家和各大互联网公司关注的重点。
根据福布斯的数据统计,全球有2,000 万 UI 设计师,而在中国就有 300 万,如果我们再把与设计相关的产品群体包含进来,所联动起来的用户还要再增加 5 倍。
有市场需求、有政策影响、再加上成功案例,这个体量足以支撑一个资本竞相追逐的市场,所以大家会发现这两年也就会不断听到资本进入的消息了。不过,国内的市场环境如果只是这样似乎就有些太简单了。
Figma 的走红使得资本市场催生了一波“模仿” 的独角兽,如 MasterGo、即时设计、Pixso,而国内互联网公司行事风格则又催生了一波大厂自研的设计协同平台,比如腾讯的 CoDesign、京东的 Relaaay以及我在阿里负责的设计中台。至于字节,目前虽并未有明确的产品发布,但从多方信息来看这一块它们势必是要做的,只不过以什么样的产品形态出现还不得而知。
回过头再来看这几家公司,它们都有自己的云服务业务。阿里、腾讯一直占据市场份额的前两位,字节的火山引擎也在开始快速追赶。而腾讯则是在去年年底第一个向市场推出了细分场景的腾讯设计云。
头部互联网公司的入局,让整个市场变得复杂起来,不过他们的出发点和国内的这些独角兽并不太一样。
起初这些产品的出现,纯粹是为了补全 Sketch 场景下与上下游相关协作。但越往下做你会发现的需求越多,需要投入的人力也越来越多。在阿里我仅仅是对集团内对服务,产设研就投入了大几十号人,腾讯在发布腾讯云之前也有上百人团队的投入。
大厂,人贵。自研是高度满足了适应企业内部个性化需求,但它却很难满足公司的财务要求。国内这两年用户付费的习惯虽然有所改变,但要想达到它的付费规模还是有难度的。反而是这两年 toB 业务的发展,整合自研产品提供整体 SaaS 化解决方案售卖反而是个更好的选择。
设计协同,真的那么美好吗?
聊了这么多的市场和环境,我们还是得回到用户这边,看看真实的场景里在发生着什么。
首先,大家都知道设计师的职业环境和话语权与海外还是有所差异的。在国内设计这个职能更偏向于执行,这么多年各大厂的设计 VP 屈指可数,设计出身的业务大佬也寥寥无几,所以单看设计师协同它从来不是公司关注的重点。
Figma 对设计上下游协作的定位在国内对,但也不全对。一个业务需求的生命周期不仅仅只有这一段,往前有业务需求的管理,往后有研发、发布、测试、数据等很多环节的管理。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大厂都会早已完成自研,而不是向海外的企业集成多家产品服务。
大量自研系统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外部采买的产品很难融入到整条业务生产链路中,你想让蓝湖针对性的进行定制?为了拿下几个大厂的案例它也许会乐意,但真正实施起来它就会被拖死。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腾讯、阿里、字节会选择自研,也只有这几家具备相当体量设计师的公司具备自研的条件之一。
在阿里做设计中台的这几年,发现一个比较尴尬的现状。我们可以做的东西有很多,但它们更多还是在设计域自己的环节里,真正能显著作用于业务的比较少。业务方作为付钱的甲方,很难去关心作为支持部门的效能该如何提升。
当然,这里也有例外。设计系统(结合在线设计)就是少数几个业务方看得明白也感知得到的产品能力,因为它能让业务直接感知到研发周期的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一年我们以设计系统为核心去给 Boss 和 CTO 做提案的原因。
关于 “Figma” 的未来
前面说了很多,似乎都有些“悲观” ,实际上对于设计协同的未来我还是非常看好的。无论怎样,时代已经将它们推入到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中。
如果我的判断没错,未来的 2 到 3 年内国内设计协同领域的市场格局会逐步稳定,赢家应该会出现在阿里、字节和腾讯之中。
互联网头部企业如阿里、腾讯、字节、美团、京东、华为等都会主推自研,服务自己的同时也对外开发为其他大型企业提供整体服务,从蒙牛、伊利之类的传统企业到理想、小鹏之类的新兴产业都将成为他们服务的对象。
而如今的独角兽会将服务对象调整为更小量级的中小型企业,同时继续通过免费加服务抢占 C 端用户市场以提升自身估值,在合适的时机将自己卖给阿里、字节或腾讯,缔造设计领域的另一个”神话“。
当然,这些仅仅只是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胜利。设计协同或者设计提效不仅仅依赖强有力的工具,还需要更多流程、制度和资产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这也将是未来设计团队最为需要关注的部分,也是一个团队能力最为重要的体现。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 [设计有得聊↗]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