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意义,得用业务语言讲明白

2025-01-07
设计的意义,得用业务语言讲明白

每一个重要的项目里,设计师和工程师都不会缺席。设计师负责将业务的想法界面化,工程师负责将这些界面和功能工程化。但几乎每一次项目中,设计师多少都会与产品经理、运营人员之间出现一些不同意见。有时候甚至会发展成争执,最终演变成“你觉得不行、我觉得可以”的局面,弄得大家都不太愉快。

问题出在哪?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的逻辑难道就永远对不上吗?答案其实并不复杂。

我们工作的环境,始终是一个商业环境。而这个环境中,每个角色的目标与视角有着天然的差异。

运营人员和产品经理,是企业对商业需求的具体化表达,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拉新、转化、留存、盈利。而设计师和工程师,尽管同样为这些目标服务,却更倾向于用自己的专业语言看世界。一个关注用户体验的美感与流畅,一个专注于技术实现的逻辑与效率。

这种视角的差异就像在用两种不同的语言互相喊话。设计师的“这交互更符合用户习惯”,和产品经理的“能不能提高点击转化率”,往往成了两种语言体系,彼此不理解,谁也无法完全说服谁。摩擦因此变得不可避免。

商业环境下,设计师的天然“劣势”

企业的核心始终是商业,而问题的本质最终也得用业务视角来解读。对于以专业视角为主的设计师来说,这是一个天然的劣势。我们精通设计的语言,但在商业这套逻辑中,却很难用专业的话语去表达设计的价值。

为什么设计师很难在业务的“牌桌”上拥有发言权?因为我们习惯把设计结果当成目标。而产品经理甚至是管理者更关注的是设计对商业目标的推动。

换句话说,设计师工作的重点不是“设计得好不好看”,而是“设计是否为商业提供价值”,最终是不是能解决业务问题。

产品经理关心的是最终的商业数字:这次改版能提升多少转化率?这个页面的点击量有没有提高?这条用户路径是否更高效?而设计师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视觉呈现、交互逻辑,甚至是一些设计师眼中的设计情怀。但如果设计无法转化成商业结果,那么在业务视角里,它可能就是“无效产出”。

这也是为什么,设计师可能在项目会上自信满满地展示了新设计,却被运营人员一句“这个流程复杂会不会降低转化率”击得无话可说。

设计师用体验的逻辑看待问题,但企业期待的是用增长和盈利的语言解答问题。

为什么设计师需要业务 Owner 精神?

我们常说,设计师需要具备“业务 Owner 精神”。这话听起来有点虚,很多人并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它不是让我们只用专业去解决业务问题,而是跳出专业视角,把自己当成业务 Owner,站在业务视角重新定义问题,看待设计。

业务 Owner 的视角是什么?

如果设计师在乎的是“这个界面好不好看”,那业务 Owner 关心的则是“这个功能能不能帮我留住更多用户?”。如果设计师想着“这个交互是否符合最佳实践”,那业务 Owner 关注的则是“这个流程是否能让用户更快完成操作?”。

简单来说,业务 Owner 精神就是要求你把业务的成败当成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单纯完成一张图、一套交互逻辑就算了。界面漂亮是一回事,但业务跑不动,你也得真心地发愁。

业务 Owner 精神不仅仅是调整视角的问题,还要求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去接触、理解业务的数据和问题。这就意味着,无论是设计方案的产出还是业务会议的讨论,我们的身份都应该是业务的 Owner。我们需要用业务发展的视角看待一切问题,设计只是我们最擅长的一项技能而已。

所有这些,都是在帮助你跳脱“专业”的局限,把设计的价值与业务目标紧密结合。

当设计师转为产品 Owner 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做了十多年的设计后,我开始转向了产品工作,一晃也五年了。当你真正开始为一个业务的生死负责时,思考方式针对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每天我最关心的,不再是设计本身做得如何,而是更具体、更紧迫的问题:

  • 用户量怎么样?
  • 活跃度是否达标?
  • 商业收入能不能支撑下个月的运营?

设计的确重要,但它只是这整个体系中的一环。每天琢磨如何让产品活下去时,你才会真正的体会到,设计不仅要服务于用户,更重要的是还得为商业目标负责

于是,我会要求团队里的设计师要用业务的视角来看设计。如果一个设计对业务没有贡献,那它再精致也是失败的。

设计师需要从“设计好不好看”,走向“设计对业务有没有价值”。这样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抛弃专业,而是要求我们从专业的层面出发,为业务创造更大的价值。设计是帮助业务实现目标的工具,而不是业务的负担。

而首先,我们需要从真正的理解业务开始。

理解业务的第一步,数据和设计的语言转化

企业中,业务目标的语言是数据:转化率、收入、月活、日活… 这些指标是衡量成败的信号灯。

产品经理常说:“这个页面转化率太低了,能不能调整一下流程?”设计师回答:“调整流程会牺牲体验啊,用户可能觉得麻烦。”

表面看起来,这像是两个无解的问题,实际上,这恰恰是我们在职场工作中最大的劣势。我们需要学会用数据和专业语言对话。我们需要学会用商业语言和专业语言对话。

设计师只有从数据中找到设计的依据,把自己的专业思考转化为商业逻辑,才能更好的与产品经理和运营人员进行同频的沟通。

也才能够更加成熟的思考设计于商业的价值。

如何正确地理解数据,并让数据真正为设计所用?关键在于为业务问题和设计方案之间建立清晰的关联。

首先要做的是切换到业务数据的视角,了解问题的本质,而不仅仅停留在表层的体验数据上。接着,还需要借助一套强有力的观察指标,帮助我们建立设计与商业目标之间的连接。

这不仅能论证设计的价值,也能让我们反思设计的必要性,确保每一个方案都在为业务增长服务。

在做设计中台产品的那个阶段里,有大量的时间在做汇报。我需要有一个能够同时面向于老板们和团队内的指标,来让大家对产品的有一个共性的直观感知。

所以我创建了一个观察指标,我将它称之为功能价值指数(FVI)

在对 FVI 指标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我开始逐渐找到了一个商业与设计之间理解数据的平衡点。同时帮助团队更好地建立商业目标与设计之间的链路。

接下来,我将在本期文章的后半部分(付费)内容中,通过具体案例详细解析如何用 FVI 将设计与商业目标挂钩。

在付费文章中,你将看到:

  • 功能价值指数(FVI)详解,及其在数据中挖掘设计洞察的应用
  • 以 Spotify AI DJ 为例,解析 FVI 如何量化设计的业务价值

加入 OFF DESIGN,你将解锁本期文章的全文内容。以及全年更新的不低于 100 篇的专栏文章。

📬 专栏:OFF DESIGN

欢迎加入我的小报童专栏 – OFF DESIGN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详细信息。

设计有得聊专栏